9月23日农历秋分,我国亿万农民迎来第二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以来,无论是传统电商平台,还是新兴的社交电商“新军”,都做起了县域、乡镇、农村市场的生意,以发掘新消费市场。而本市对口支援的多个地区,也都有援助企业建立起电商平台,架起消费扶贫桥梁。
日前,本市举办的消费扶贫展销会上,记者看到了一个新现象,不少销售扶贫农产品的展位,都推出了电商购物渠道,消费者只要用手机扫码,就能现场下单,回家等待当地的扶贫苹果、果汁、米面等农产品送上门。一家扶贫企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为更好地把当地农产品推广出去,特别投资制作了网上商城,目前来看网络渠道已成为助力扶贫的新手段。
据了解,目前除了各扶贫单位,很多知名电商平台也开通了“精准扶贫”通道,以此助力农村电商发展,帮助农产品打开销路。对此,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认为,这些电商平台帮助农民学会网上开店,拓展销售渠道,教会他们如何利用互联网来增收,寻找脱贫、致富门道,可以说电商扶贫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尽管在多方努力下,电商扶贫已取得了较大发展,但目前依旧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亟须多方努力解决。采访中本市一家扶贫企业向记者坦言,大家都看到了电商的力量,所以几乎每家扶贫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商城,投入都不小。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扶贫企业还是缺乏电商运营经验,虽然售卖的东西好,但是宣传、策划等都较为缺失,而且每家企业都在单打独斗,扶贫电商平台缺乏联动和协作,所以大投入下往往都是苦苦支撑,甚至亏本关停。
据了解,不单是扶贫企业有这样的问题,连消费者也有不少困惑。前几天在本市消费扶贫展上,扫码下单买了几箱扶贫花牛苹果的郭先生说:“不少展位都有自己的商城,现场扫码买东西是方便了,但是我们消费者再次购物的时候就不知道找谁了,不可能当时把十几家企业的商城都下载下来,如果有一个统一的大平台,我们以后购物就会更便利。”
采访中,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扶贫电商还处于起步阶段,要走的路困难且漫长。电商扶贫不光是当前这些电商企业关注的事,也应该多方努力,例如政府相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扶持扶贫电商统一、快速、有序、健康发展。(津云新闻编辑李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