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打算买车的消费者确定预算后,仍然会在选车时遇到困扰。同价位下,选国产还是选进口,选“本土”还是选“合资”,选“宽大”还是选“精致”等等,不但令准车主们十分纠结,还成为部分商家误导消费的噱头。
“以往很多市民买车时,通常会在某一类车型中进行筛选,而现在情况不太一样了。”一家知名汽车厂商4S店销售负责人日前接受采访时说,比如很多消费者以往都比较青睐新款SUV或中级轿车,而现在更多的消费者则是多元化选择,多功能旅行车、家用MPV、双门轿跑车、个性化小型车以及皮卡等也都进入了消费者视野。另外,由于很多厂商实行“多代同堂”的销售模式,就算是同一款车,消费者也可以在旧款“经典型”或者是换代后的全新车型中进行选择。
不过也正是因为车型丰富了,如何选车又成了难题,有时还会因此而被商家“带偏”。前段时间买车的王先生告诉记者,当时他有20万元预算,打算选一款中高端的紧凑级轿车,4S店销售人员却推荐他买一款价位相同但空间更大的中大型轿车,还能给他不小的优惠,于是王先生改变了最初的计划,选了“大车”。但用了一段时间以后,王先生觉得这车并不理想。因为他对车内空间的需求并不高,而对车辆操控、配置丰富程度比较看重,那么花的钱差不多,不如选择空间小一点,但是各方面配置更“精致”的车。
据了解,有类似经历的消费者不在少数。有的消费者本来打算买MPV方便老人上下车,结果却在商家的误导下买了七座的SUV,选车的初衷被商家完全“颠覆”,车也没有满足真正的需求。
要避免买车时被商家“带偏”,消费者还是应从实际需求出发,并对行情有一定的了解。仍以王先生买的车为例,商家推荐的“宽大”车型,虽然空间大,但整车技术平台、动力配置以及安全性都稍显落后,性价比并不高。王先生20万元的预算,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买一款高配的紧凑级轿车,得到涡轮增压的动力组合、各类电子辅助系统、丰富的主动及被动安全配置等功能。
业内人士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消费升级的市场环境下,买车时选一款个性化的、精致的“好车”,而不是一款“划算”的“大车”,这种观念正逐渐被更多的消费者所接受。(津云新闻编辑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