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最先源于一条微信消息。
周一上午8点来钟,微友“小巧”在微信群里贴出一张照片,图片中有一只脚,脚上裹着一块黄色的东西。“大家快来有奖竞猜,这是什么?”
微信群里,有“小巧”外婆家的三代亲戚,足足20来号人。没等大家甩出几个猜想,“小巧”就忍不住公布了答案:这是我外婆的脚,外面裹着一层快煎好的鸭蛋。
好端端的脚,为什么要包着蛋饼呢?
说到这里,要先介绍下“小巧”的外婆:李大妈,65岁,独居在婺城区汤溪镇上的一幢房子里,房间在一楼,外面有个小花园,种了许多花花草草和蔬菜。
上周日晚上8点多,可能是下过雨的缘故,地板上有些积水。李大妈找来拖把想弄弄干净,没想到突然看见一条长长黑黑的东西正朝着墙角爬过去,看上去足足有10多厘米长。
是蜈蚣!这东西,可是有毒的呀!
爱干净的李大妈蹬蹬蹬跑上前去,抬起右脚,朝着蜈蚣狠狠踩了一脚。
“啊!好痛!”她本能地把脚一缩,蜈蚣没被她干掉,她的右脚背倒是被蜈蚣咬了一口。不一会儿,伤口周围的皮肤就开始发红,再后来脚背也肿了。
她踉踉跄跄地挪到一张椅子上坐下,给二女儿打去了电话。
几分钟后,二女儿一家,也就是“小巧”的父母和“小巧”立马赶到,先用酒精给伤口作了紧急处理,然后风风火火就去了当地医院。
大晚上的,又下着雨,医生说要治蜈蚣的咬伤,得转去金华市区的大医院,李大妈说什么都不肯去。
自救
接下来,李大妈展开了一场跨度3天的自救,她找来8个偏方……
回到家后,李大妈想到了“公鸡口水”治疗法。她说,民间一直有种说法,公鸡是蜈蚣的天敌,所以公鸡的口水应该能镇得住这伤。
李大妈赶紧差遣外孙去大女儿家把养了多年的公鸡接来。
外孙费了吃奶的劲,几次试图捏住公鸡的嘴巴,总算成功地从公鸡嘴里抹了点口水,然后涂在伤口上。可观察了半天,一点用都没有。
后来,他们想到在当地医院碰到过一个好心人,那人提供了一个偏方,说用蜡烛来烧碗的底部,烧出来的黑色的灰拿来抹脚,能立马止痛。
大家翻箱倒柜找出半根N年前用过的蜡烛,但这一次的实验结果依旧是无效,伤口周围的一圈皮肤还发黑了。
进行到这个偏方时,已经过了零点,李大妈受伤的消息,也传到了几公里外的三妹家。
三妹夫爱好摘野菜和研究医术,绰号“小刘医生”。他洋洋得意地甩过来一个偏方:把大蒜弄碎了,泡在醋里,然后拿来敷伤口。
可是,实验再次证明此方无效。
一鼓作气,用了上述几种偏方后,李大妈的脚越来越疼,越来越肿了。
偏方没一个靠谱的,老人家又不肯上医院,怎么办?小辈们只好再问问度娘(百度)了,搜到的答案是:鱼腥草可能有用。
周一晚上,大女儿买来了鱼腥草,碾碎后敷在李大妈的伤口上,最后还在外面裹了层保鲜膜。
令人稍感欣慰的是,又一个晚上过去了,这次醒来,脚没那么疼了,但肿倒是一点没消退。
昨天晚上,记者再次联系了李大妈。她说,这两天一直坚持在敷鱼腥草,偶尔也用用醋蒜末,现在不疼也不肿了。
家里有人认识一位蛇专家,对方建议试试红花油。
大家赶紧照办,把红花油抹在咬伤处,然后按摩,不过依旧没有效果。
大女儿突然想起来,家里有瓶蛇油,是一个朋友去外地旅游时带回来的,说明书上写着可以治虫咬蜂叮。试之,依旧无效。
这些都没用,就得来招狠的了。周一大清早,“小巧”妈妈就从一个朋友那里听来了一个“高大上”的方子:绿壳鸭蛋打散用菜油煎成蛋饼,避开创口,敷在脚背脚心。
就这样,李大妈的脚就裹上了煎蛋饼,还被拍了照。
微信群里有两种声音,小辈们拼命劝李大妈上医院,而长辈们则乐此不疲地提供偏方。除了上述几种之外,李大妈的小妹还提供了一个不知道哪里听来的方子:剪点指甲下来,磨成粉,然后拿来敷脚。
可是,这样真的好吗?
“小巧”说,这方子是保留项目,还没试用过。
医生
大多偏方没有科学依据
可以用吸奶器吸出毒液
鱼腥草和大蒜,真有这么神吗?记者请教了金华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医生章炳文。
章医生说,一般情况下,被蜈蚣咬伤不会致命,不过局部可能会出现红肿、疼痛的情况。如果你是过敏体质者,症状可能会严重一些,比如出现呕吐、休克等。
万一被蜈蚣咬伤,章医生倒是有一个小窍门:有条件的话,最好先用拔火罐、吸奶器等吸出局部伤口的毒液,并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伤口,或者冰敷,然后第一时间去医院处理。
“千万不要轻信一些民间土方。”章医生说,李大妈用的公鸡口水、敷煎鸭蛋、指甲磨成粉之类的方子,其实都没有科学依据,如果乱用,很可能令伤口感染,导致更严重的病情。
至于鱼腥草,章医生说,因为它本身有消炎的作用,所以敷过之后会感觉没那么疼,但若要真正治好,还需要到医院检查。“一般情况下,医生会开一种蛇药片,拿来口服和外敷,恢复得快的话,第二天就会好转很多。”
本报实习生 马滇阳 本报记者 侯明明/文 林焱挺/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