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分享按钮

首页> 乐活生活> 生活消费> 正文

去除甲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开窗通风

近期甲醛新闻一出,再一次引发了中国人系列焦虑之住房安全焦虑。

有关甲醛是否会导致白血病的问题一直存在很大争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中国有一半以上新装修房,甲醛浓度超过了标准的两倍以上。

住在甲醛房的中国人,得白血病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

1. 阿里员工得白血病,和甲醛有关吗?

阿里员工所患白血病,全名叫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这种白血病有很多亚型,不同亚型恶性程度不一样。

根据网络上流出的诊断书,阿里员工得的可能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这种亚型。这是一种早期死亡率很高的白血病,死因常常是因为凝血功能障碍。

在诊断书上,患者确实存在“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

那阿里员工所得的这种白血病,是因为甲醛吗?

很遗憾,室内甲醛超标是否诱发了阿里员工的白血病这一点,很难判断。

一方面,白血病的病因很复杂,很多因素都可能造成。现在还无法把租房中的甲醛,直接和得上白血病,建立因果关系。

另一方面,甲醛和白血病之间的关系,还需科学研究进一步证明。

2. 甲醛和白血病的关系,依旧是谜

从目前已有的研究来看,甲醛能否直接导致白血病,证据不足。

目前有关甲醛致白血病比较权威的证据,主要出自两个2009年的流行病学方面的研究。

第一个研究发现,对于工作中需要接触甲醛的从业人员来说,接触的量越大,接触的时间越多,发生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和霍奇金淋巴瘤的风险就越高。

髓细胞白血病(也就是阿里员工得的那种白血病)发病率随甲醛暴露剂量有增加的趋势,但是相关性在统计学上并不显著。

第二个研究主要调查的是死亡率,研究发现接触甲醛(甲醛就是福尔马林)的殡仪馆工作人员工作时间越长,接触含甲醛的福尔马林越多,死于髓细胞白血病的风险就越高。

虽然甲醛能把死亡风险提高到3倍,但是研究所用数据的含金量却不充足。其数据缺陷在于,一是死亡病例只有34例,太少;二是对比分析的时候并没有严格排除其他可能致癌的因素,比如吸烟等。

这个研究结果依然无法证明甲醛能够直接诱发髓细胞白血病。

现有证据不足,无法确认甲醛和白血病的因果关系。但目前有关“甲醛致白血病”的证据,大多来自十几年前流行病学的证据,没有更新的权威研究数据。

3. 可以肯定,甲醛对人体有害

除了和癌症有不清不楚的关系,短期处于甲醛超标的环境中,就会对眼睛、喉咙、和呼吸道产生刺激,就会出现一些急性的症状。

比如流泪、打喷嚏、咳嗽、胸闷、发烧、烧心、嗜睡、食欲不振、哮喘等等。

而令人担忧的是,中国居民住房的甲醛污染情况并不乐观。

室内甲醛的安全标准是低于100微克/立方米,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一个文件显示的数据,对中国6000户完成装修一年内的住宅进行检查,竟然发现甲醛浓度的中位数是238微克/立方米,意味着有一半以上的新装修房,甲醛浓度超过了标准的两倍以上。

如果中国装修房的甲醛污染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甲醛将危害更多人的健康。

一家环境检测公司的员工应租客要求,在公寓内检测甲醛、苯等有毒物质的含量 / 视觉中国

目前针对“甲醛致白血病”的研究证据依然停留在十几年前,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国外在意识到甲醛和白血病的相关性之后,已经按照规定,对于一些工作场地(比如有福尔马林的手术室和病理室,又比如火葬场)采取了减少甲醛释放的措施。

甲醛属于毒性不太高的致癌物,只要适当控制,致癌性就会大大减少。流行病学研究拿不到足够的数据,自然无法作出更为合理的结论。

如果不能解决甲醛的污染问题,按照中国的人口基数,很可能将为流行病学提供足够多的样本和数据,也许就会为实锤甲醛的致癌性做出贡献。但是,这样的贡献并不光荣,是一场悲剧。

4. 如何去除房间里的甲醛污染

这是一个自救的时代,没有绝对安全的租车,也没有绝对安全的出租房,只有学会自救,物种选择才能过关。

省钱且有效的办法有:

开窗通风:去除释放到房间里的甲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靠通风换气。

多加班、多出差:如果是单身狗,或者自己一人在异地工作,建议多在单位加班,但是在加班的时候,家里要开窗,否则这班就白加了。还有,可以多申请出差,出差的时候家里窗也要开着,否则这差就白出了。

需要花钱但有效的办法有:

多挣钱买实木地板:房间里的甲醛污染,罪魁祸首是材料中使用的胶合剂。实木材料很少需要使用胶合剂,如果是自己装修家居,可以考虑使用纯实木地板。

没用的办法有:

买植物吸附甲醛: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的是二氧化碳,不是甲醛,千万别信什么可以吸附甲醛的植物。当然,如果主人自己喜欢植物,那是另外一回事。

然有那么多建议,但是生活绝对不像点赞和删帖那么容易。有生活的地方就是江湖,人在江湖飘,很多时候是身不由己,总会挨甲醛的刀,而且我们挨的刀哪只甲醛这一种。

但是,只要不放弃,也许总有机会捡起地上掉的刀!每一个减少这些伤害的办法,就是一个捡刀的机会。其他还有什么机会?大家可以想想……

参考文献:

1. Bosetti, C., et al., Formaldehyde and cancer risk: a quantitative review of cohort studies through 2006. Ann Oncol, 2008. 19(1): p. 29-43.

2. Bachand, A.M., et al.,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of formaldehyde exposure and risk of leukemia and nasopharyngeal cancer: a meta-analysis. Crit Rev Toxicol, 2010. 40(2): p. 85-100.

3. Marsh, G.M., et al., An updated re-analysis of the mortality risk from nasopharyngeal cancer in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formaldehyde worker cohort study. J Occup Med Toxicol, 2016. 11: p. 8.

4. Beane Freeman, L.E., et al., Mortality from lymphohematopoietic malignancies among workers in formaldehyde industries: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Cohort. J Natl Cancer Inst, 2009. 101(10): p. 751-61.

5. Hauptmann, M., et al., Mortality from lymphohematopoietic malignancies and brain cancer among embalmers exposed to formaldehyde. J Natl Cancer Inst, 2009. 101(24): p. 1696-708.

6. Kaden DA, Mandin C, Nielsen GD, et al. Formaldehyde. In: WHO Guidelines for Indoor Air Quality: Selected Pollutants.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0. 3. Available from: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138711/

(作者:张洪涛,笔名“一节生姜”。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病理及实验医药系研究副教授,研究领域:癌症的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著有科普读物:《吃什么呢?——舌尖上的思考》,《如果舌尖能思考》。可以谈最前沿的医学研究,也可以讲最通俗的故事。本文为"阵雨Fallin" (微信号: izhenyu163) 特约稿件)。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