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贫困人口”是消费社会的陷阱吗
黄帅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8年05月11日 08 版)
“隐形贫困人口”这个词在网上火了。据说这是自“佛系青年”后又一关于年轻人被热炒的流行语,而舆论场上有关“佛系”的争论还没尘埃落定,“隐形贫困人口”就引发了不少人的吐槽。认同者有之,反对者有之,但值得关注的是,大多人都在一个话语体系里讨论此问题,这就说明,它的确能引起年轻人的共鸣,何况观念和行为相连,这个概念就更耐人寻味了。
在媒体的报道中,“隐形贫困人口”一般是指“有些人看起来每天有吃有喝实际上非常穷”“看起来很富实际上很穷”。吊诡的是,这种观念本应来自他者的评价,是一个“外界的观念”,但很多网友选择了“对号入座”,把它当成个人情绪的“精准描述”。如果从逻辑上辨析,这个过程明明是“偷换概念”,但绝大多数人却对此浑然不觉,把它看成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这是为什么呢?
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马尔库塞曾提出“真实需要/虚假需要”的概念,前者是真实而客观的消费需求,比如最基本的衣食住行需要,以及和自己经济实力相匹配的高品质消费,等等,而后者则是超出自身消费能力的需求,但个体受到社会观念的影响,会误以为自己也理应享有更高的消费水平,而这种偏离现实的观念,往往由商家广告或舆论诱导所影响。
在今天,从网上“买买买”已成为消费的常见方式,而“买买买”不只是消费行为,更是消费观念。购物网站上展示的各种琳琅满目的货物,虽然多打出“低价牌”,但各种“高大上”的商品展示,还是会诱导用户花更多钱来购物。而广告里各种光鲜亮丽的影像,比如精致宽敞的房子、飞速奔驰的跑车、在蔚蓝天空下散步的帅哥美女……这会诱导生成一种集体情绪:生活本该就是这样的。常有朋友跟我吐槽在购物时“一不小心就买多了”,而其中多数人并非具备超强的消费能力,但总会在消费时近乎本能地花更多钱,除非刻意节俭。然而,不少人的经济条件又不足以让他们产生“贫穷危机”的焦虑,因此,若对此缺乏反思意识,就很容易进入消费陷阱。
因此,“虚假需要”不仅没让人产生焦虑,反而助长了消费的热情,网友看到“隐形贫困人口”的概念就“对号入座”,是一种集体情绪的渲染结果。换言之,如果这个词不被一些媒体提及,它的现象虽始终存在,但人们不会对此产生观念上的“自觉”,而概念的发明本身就是一种话语的体现。只是,我们要对这样的话语有更深入的反思,才能厘清附在它上面的各种问题。
虽然相比欧美发达国家,中国的市场环境有很多不同,但资本元素依然能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表面上看,人们消费的是物质,实际上消费的是观念,而消费品和消费环境也提供了很多消费符号。法国思想家鲍德里亚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为了构成消费的对象,物必须变成符号”,认为消费者对消费符号的热衷超过对消费品本身,而消费对象和主体之间的关系也和生活中各种细节有关。
比如,在树立明确的三观前,年轻人有时会有盲目消费和攀比消费意识。尤其在同一个生活环境里,这种消费观念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更大。比如,不少人吐槽的大学宿舍里的矛盾,很多都是由“各种小事”引起的,其中就有消费意识不同所导致的——值得注意的是,此处说的是消费意识,而非消费能力,因为后者受经济条件影响,而前者更与观念和生活环境有关。我有朋友就吐槽过,在消费高的大城市读大学,更容易被高消费环境影响,看到其他同学买了名牌包、穿着高档的衣服,自己便会觉得自卑,起码觉得“穷”是不应该的。而回到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老家,看到身边一起长大的朋友生活状况也“不过如此”,也就不会觉得自己是什么“穷人”了。
正因如此,更值得关注的点是“隐形贫困人口”里的“隐形”问题,而不是更多网友看到的“贫困”这样让人敏感的概念。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把消费看成场域里的资本构成的社会实践,与人们的经济水平、生活兴趣乃至思维方式有关。从社会关系里理解消费问题,才能发现它更大的影响力。“隐形”的问题,是被消费主体掩藏起来的,还是被外界观察者掩藏起来,还有待思考,但它的确和社会结构里的“对比”有关。明明自己没有相应的消费能力,为什么要跟随所谓的“高大上”消费观念呢?这是不理性的,也是没必要的。
然而,没法否认的是,要让“隐形”变成“显形”,更是没必要的。脱贫致富,乃至财务自由,是多数经济背景不佳的年轻人的共识,是改变命运的途径和目标。因此,也要看到“隐形贫困人口”里哪些是真贫穷,哪些只是“哭穷”,当然,更多人可能是介于两个极端之间的状态——只是因为身边小圈子结合外部观念的影响所致。尤其是身居一线城市的年轻人,在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的渲染下,往往会过度看重这种焦虑感,从而陷入符号幻象制造的陷阱里无法挣脱。
比如,收入尚可却单身的北漂吐槽自己是“空巢”青年,缺乏幸福感;在大城市郊区买房的年轻人渴望迅速拥有更好地段的优质房产……这些观念有“被催生”的因素,可能是受外界环境因素所导致的消费观的异变。物质成果固然重要,但并非生活目标的全部,我们要看到其中现实和奋斗的因素,也要看到其中对现实焦虑感的隐忧,要剥去“隐形贫困人口”现象之上虚浮的假问题,才能回溯到内在的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