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分享按钮

首页> 乐活生活> 生活消费> 正文

担心被天宫一号砸到?!让我们吃碗泡面压压惊

“据人民日报报道,经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和有关机构监测分析,4月2日8时15分左右,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再入大气层,再入落区位于南太平洋中部区域,绝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

这几天,有关航天的消息又有大事在引发关注和热议:「我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预计在近日坠入地球大气层烧毁,完成最后的“谢幕”」,各位平时对目标飞行器是什么都不清楚的热心观众们纷纷参与讨论关注的焦点是——天宫一号没燃尽的碎片掉下来会不会砸到我啊?

1997年,一位名为Lottie Williams的美国人跟一块落入地球的美国火箭第二级碎片擦肩而过(未击中)

天宫一号会不会砸到你?

答案是:被天宫一号砸中的概率不为0,但不如去买彩票中个头彩更现实一些。

科普时间到!请认真听讲~据中国网报道,天宫一号重8.5吨,它重归地球是一个渐进过程,它会在穿越大气层时逐渐加速,也会在与大气层的剧烈摩擦下破裂解体,到距离地球100公里处高空时,开始升温、燃烧。除了少数高密度的部件,比如燃料箱或火箭引擎,其他部件应该都会在大气层里解体,剩下没有烧尽的残片会坠落地表。

一看到还是有天宫一号的残片会坠落你就紧张了——这不还是有可能会砸到人的?先别想这么多,要善于看到事物的阳光面嘛。澳大利亚航天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阿博塔尼奥斯表示,天宫一号燃烧时,地球上处于夜晚的地区人们可以看到像陨石或流星一样的发光物体在夜空划过。来,陪你一起去看流星雨划在这夜空上怎么样?

然后就说一下一个人被天宫一号碎片砸中的概率。

在世界范围内,废弃航天器(不同于有巨大翼面的航天飞机或者受到保护且带有降落伞等装置的返回舱)精确落点的预测都是个顶级难题。更何况天宫这种形状不规则且毫无防护的废弃航天器,基本只能大概划分一个巨大的潜在残骸落区。因此这种废弃航天器,也就是所谓的太空垃圾,进入地球大气层高速运动后残留的碎片,是不可准确预测落在地球某处,以及几乎不可能通过主动的动力来实现实时控制的。

欧洲宇航局(ESA)早就预计,天宫一号残骸落地的范围在北纬42.8度和南纬42.8度之间,相当于西班牙北部和澳大利亚南部之间的区域,而地球大部分的地区由水或冰覆盖,或者是无人居住。虽然天宫一号具体精准的坠入地点未可提前预测,但你完全不必担心,因为据权威统计,地面上的人被天宫一号碎片击中的概率,比每年被闪电击中的概率还要小1000万倍。在航天史上,还未有由于空间碎片掉落而造成人员伤亡的案列。

所以一个人被天宫一号残骸击中的几率,是不到中大乐透几率的百万分之一。那么,与其担心被天宫一号砸中的几率,不如把这个可能性放在中大乐透上怎么样?

天宫一号为何是中国航天史里程碑?

很多人不理解天宫一号作为一个不知所云的[目标飞行器],对于中国航天史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它曾辉煌一时又即将在一场燃烧中化为虚无,它的价值真的被充分利用了吗?

要想了解天宫一号使命的完成到底意味着什么,首先要简单了解下我国的载人航天史。

1992年9月21日,中央正式批准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即“921工程”,在“921工程”设计之初,便确定了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实现天地往返,和发射载人飞船带航天员上太空溜一圈,并安全、精准地返回地面。大家看到了,神州五号成功返航、杨利伟成为中国“太空第一人”即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步的圆满完成;

第二步,实现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和太空行走、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等多项任务,并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神六和神七载人飞船相继发射,是为第二步的前半部分,而天宫一号的使命就是就是完成空间实验室阶段,它意味着我国拥有了建立初步空间站的能力,为第三步(建立空间站)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第三步,建立空间站。

天宫一号于2011年9月29日发射升空,先后与神舟八号、九号、十号飞船进行6次交会对接,完成了各项既定任务,谦虚地说,它的价值被超额利用,物超所值,功成身退。

结束了神舟十号任务以后,天宫一号已完成所有使命,它预先设计仅两年的寿命,并没有在2013年底结束,而是又超额服役了两年多之久,它在太空中孤独而漫长地旅行着,终于在2016年3月16日终止数据服务,全面且超额地完成历史使命,进入轨道衰减期。

从战略方面说,天宫一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走向最后一步走——建立空间站的先驱,它的成功,也为未来中国载人航天计划奠定了充足的信心和资本。

从技术方面说,天宫一号在载人航天对接技术上的突破,打破了苏美两国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在全世界近50年的垄断。

所以,天宫一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它的功绩,不会因为一场燃烧所磨灭,它将灿烂永存。

那为什么探索宇宙?影响我吃饭吗?

影响!

不信?接着往下看就知道咯。

关于我们为什么要探索宇宙,从人类航天事业开始发展至今,一直不乏追问和质疑的声音。在那遥远的外太空探索的成果,除了满足某种求知欲和好奇心,对于我们人类的生活到底有什么影响?相对就在这片土地上近在迟尺的衣食住行难题还有许多未解决,是不是将其巨大的资源着眼于当下的现实生活难题更有意义?

早在1970年,一位赞比亚修女给时任NASA航行中心科学副总监史都林格博士就写信表达了疑问:有这么多人吃不上饭,为什么还要花几十亿、几百亿美元,去探索宇宙?

史都林格博士被修女一直献身帮助身处困境同胞的事业所触动,在给她的回信上解答了包括修女在内的很多普通人的疑问——为什么要探索宇宙?

随同信件寄出的照片是 1968 年圣诞节,阿波罗 8 号在环月轨道上拍摄的地球,名为「升起的地球」

史都林格博士信中举例讲述航天事业追求与发展中,在农业方面,人造卫星对农作物所生长土地的检测分析,给粮食年产量带来数以十亿美元提升的成果。通过卫星进行检测与分析来提高食品的产量,以及通过共同的航空科学理念与追求改善国际关系,仅仅是航空事业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两个方面,更重要的两个作用是: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提高一代人的科学素养。

比如航天工程需要前所未有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性,所以就要不断寻找新材料、新方法,开发更好的工程系统,制作更可靠的流程,甚至是在探索宇宙的过程中发现全新的自然规律和科学技术,可应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以探索宇宙为充满挑战的目标,燃起的想象力和坚定的行动力,从而激发出强大的创新精神,让每年为航天发明的新技术以成千上万的数量被用于日常生活中。包括更环保的厨房用具、更高效的交通工具、更精密的医疗器械以及更科学的食品检测系统手段等等。

由此可见,探索宇宙可以说真的很影响你吃饭的质量和饭量了。

航天空间站和方便面还能有渊源?

再回看我们眼前,中国航天史从1956年由著名科学家邓稼先提出书面建议开始至今,已经飞速发展到世界前列水平,全民对于航天事业的关注也达到前所未有的热度。社会上一些企业如蒙牛、康师傅、福临门等也开始与中国航天事业合作,在彰显和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同时,也将航天精神带到全产业链管理的各个环节,推动行业的食品安全品质进入到航天级标准。

这也让我们知道,中国航天事业的背后支持已经不仅仅依靠政府和国家,一些社会责任杰出的企业也加入对宇宙的探索、对航天事业目标的追求大阵营中。自然,社会企业和航天事业的携手,也让诸如康师傅、蒙牛这种对航天事业爱得很深的企业在未来的食品研发中,以航天品质和科学精神为向导,让消费者吃到具有航天属性的食物。

因此,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不仅关乎宏观的宇宙科学,还为人类的美食提供了更多想象,甚至有些食物本来就自带航天基因。比如,被誉为国民美食的方便面就与航天事业渊源颇深。宇航员在太空工作期间为解决食品的保鲜和营养问题用到的FD技术(真空冷冻干燥),就被运用于方便面蔬菜包的生产过程。但显然泡面界的老大康师傅没有止步于此,据说,与中国航天事业成为亲密朋友的康师傅正在一心一意酝酿着太空面的诞生。

想想未来与远在空间站的航天员,同一个宇宙同一杯泡面,是不是还有点鸡冻呢~

结束语

当功成身退的天宫一号再次穿越地球大气层,滑出一朵璀璨的光炬,化作万束火光散射并消陨在地球这面它曾熟知的空气里,在中国载人航天史上,一座划时代的丰碑在某种意义上永远刻进了宇宙空间,它的落款是人类。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