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分享按钮

首页> 乐活生活> 生活消费> 正文

白发“北漂”族:作为中国父母 照顾孩子是一辈子的事

白发“北漂”族:作为中国父母,照顾孩子是一辈子的事

早上不到八点,北京丰台区一家紧靠地铁站的社区医院大门前,一辆白色轿车在赶地铁的拥挤人群中缓缓停下。车门打开,58岁的顾秀慧抱紧外孙,脚步匆匆地向医院门诊部走去。这已经是她三天内第五次来这家医院了。

等发烧的外孙打完退烧针,哭声安静下来,没来得及脱外套的顾秀慧早已被医院的暖气热得满头大汗,一旁的女儿小琪招呼她:“先拉开拉链,别猛得一脱晾了汗。”

一年前,接到女儿即将临盆的电话,老家在山东的顾秀慧和老伴儿简单商量后,决定去北京照顾女儿。“当时就说好了,等女儿生了,我就大人孩子一起照顾。”她说。交代好老伴儿家里的事务,顾秀慧背着简单的行李离开了生活50多年的老家,来到北京,住进了女儿家。

与老伴儿两地分居 常梦见家中的老房子

在一些年轻人犹豫是否逃离北上广的时候,有一群这样老人,他们毅然决然的来到北上广。就像顾秀慧一样,他们中大多数为了支持儿女的事业、家庭,改变了原来的生活轨迹。这些跟随子女从外省市的农村或城镇,来到大城市短期或长期生活的异乡老年人,被形象的称为“老漂族”。

虽然他们也年届六旬,但和那些声名远播华尔街的“中国大妈”相比,“老漂”们既没有时间炒黄金也不炒股,一心扑在儿孙身上。

顾秀慧说,虽然已经来北京一年了,但还是有点不适应这里的生活。“楼房屋顶太矮,老是觉得闷;屋里灯也亮,晃眼睛;车也多,晚上太吵,刚来的头几晚都没睡好觉。我还是觉得农村的院子好,安静、不吵闹,有时候做梦都梦见家里的老房子,还有院子里种的菜。”

五年前,顾秀慧的女儿研究生毕业后留在了北京工作,次年结婚成家。“小两口都不容易,工作压力大,还得还房贷。来北京看孩子是我主动提出来的,也和亲家商量过了,他们那边还有小孩,看不过来,我就这么一个女儿,我不看谁看。”她说,“当家的(丈夫)来过两次,没住几天就闹着要回去,他也住不习惯。”

同样为了照看外孙,五年前张桂英和老伴儿从辽宁来到北京,成了“老漂族”。和顾秀慧相比,他们则对北京熟悉、适应了很多。

“当时来也没多想,自己的儿女,舍不得他们辛苦。能帮着看看孩子就多替他们分担一点儿。”张桂英说,“来之前我把家里养的公鸡啥的都卖了,来了一时半会也回不去。”

在中国,像顾秀慧、张桂英夫妇这样的“老漂族”有很多。

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司2017年11月10日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7》显示, 2016年,中国流动人口规模为2.45亿人,近6年来中国流动人口平均年龄呈持续上升趋势,其中60岁以上流动人口从2011年的0.5%升至2016年的2.8%。

而此前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显示,流动老人规模不断增长,流动老人占流动人口总量的7.2%,年龄中位数为64岁,其中约有八成低于70岁。照顾晚辈、养老与就业构成老人流动的三大原因,其中,照顾晚辈的比例高达43%,为与子女团聚或自行异地养老的比例为25%。

难融入当地“小圈子” 生活围绕“娃”打转

对张桂英来说,在北京有两条路她最为熟悉,一条是从家到外孙幼儿园的路,步行要20分钟;一条是从家到菜市场的路,步行8分钟。“我现在就两个任务,买菜做饭,看孩子。”她说。

每天早上5点半,张桂英会准时醒来,她说这是来北京后养成的习惯。由于女儿和女婿都距离单位很远,早上时间比较紧张,所以照顾小孩儿洗漱、穿衣、吃饭、送幼儿园的任务就落在张桂英夫妇身上。“有一段时间外孙喜欢吃我做的手擀面,我就每天早起给他做。后来吃腻了,我就变着法给他换卤,再后来也吃腻了,面条就一点儿也不吃了,我就让他姥爷早上出去买回来吃。”她说。

除了去幼儿园,张桂英这五年来几乎和外孙形影不离。“小孩儿离不开人,他去上学了我能有点自己的时间,可还得想着给他洗洗衣服、玩具,打扫打扫家里卫生,也闲不下来,基本上就是围着他转。”张桂英说,“累是累点,毕竟岁数不饶人。”

她说,虽然看着整天挺忙碌,但其实心里一直空落落。这话她不敢对女儿讲,怕她多想,有时候情绪不好只能朝老伴儿发泄。“我俩吵吵两句没啥,我也只能跟他吵吵,平时哪有人陪我说话啊。”张桂英说。

虽然来北京五年了,张桂英依然觉得没有真正融入这里的生活。她所居住的小区有几千口人,可在她的印象中,大家平时都各忙各的,彼此不怎么来往。

“我在老家时,邻居们经常串门唠嗑,相互之间都很熟悉。在这里,儿女上班、外孙上学以后,家里都没有动静,我不干活时就和老伴大眼瞪小眼干坐着。他们下班回家,也不忍心跟他们唠,都太累了。”她说。

夏天的傍晚张桂英经常领着外孙在小区玩,小区中心的花园里经常围坐着老头老太太,他们大多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有时候张桂英也会和他们唠一唠家常,聊一聊菜价。“也就能聊这些,大家从小生活环境都不一样,很难聊得来。”她说。

其实,这样的困扰不光发生在张桂英身上,有研究报告显示,“老漂族”的生活困扰主要是没朋友、孤独感“爆棚”;老夫妻分居两地;儿女工作忙,对自己缺少关心;生活习惯难以融入当地;本地没医保等。

最害怕身体出毛病 盼望早点“落叶归根”

外孙生病这几天,顾秀慧的腰疼又犯了。她心疼外孙生病,也担心自己生病。“女儿跟我说,您身体健健康康的就是我们的福气,这话我记心里了,我要是身体不行了就回家,绝不能在这给他们添负担。”

马上要迎来到北京的第六个年头,张桂英也说她带孩子越来越吃力了。“带外孙出去玩,已经跟不上他脚步了。干活时间稍微久一点,腰、腿就疼得不行。”

资料图 来源:中新网

资料图 来源:中新网

因为身处异乡,张桂英几次在北京看病都没有医保报销,为了省钱,她有个头疼脑热一般都是自己“开药”治疗,有时干脆硬抗。“来北京这些年,只能碰上老家亲戚有个婚丧嫁娶的能回去一两天,春节一直都是在北京过的。”她说。

对于何时归乡这件事儿,张桂英态度非常坚决。“等外孙上了4、5年级,能够照顾自己了,我和老伴儿就回辽宁,帮女儿看大孩子,我也算完了一个心思。”她说,“女儿能用上我,我可高兴了,没啥抱怨的。”

为了让女儿、女婿多睡会儿,顾秀慧把晚上还要喂奶粉的外孙接到自己的屋里睡觉。“年纪大了本来就觉少,夜里起几次不觉得有啥,小年轻可就熬不住了。”她说,“最近女儿在和我商量要二胎的事儿,我很赞成,一个孩子太单了。她要是生了二胎,我就继续帮她带,什么时候带不动了,我就回老家。”

再过几天,顾秀慧将度过她来北京后的第一个春节。“女儿告诉我在北京过年和老家不一样,不用提前蒸馒头,因为大年初二商场、超市就开门了,吃啥现买就行。”她说。

半个月前,顾秀慧就已经向老伴儿下了“通牒”,让他务必来北京一起过年。她说:“当家的在老家我也挂念,他吃饭太糊弄,恨不得一天三顿煮面条。我啊,现在是两头放不下。”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