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分享按钮

首页> 乐活生活> 生活消费> 正文

华建民:淘炼万彩的紫砂人生

这样的谨慎观点。

在当今的艺术品行业,如果一提“创新”二字,不禁会让人感到有些微微色变,因为,所谓的创新实在太多,但真正能经得起推敲的,值得流传的创新艺术品却是凤毛菱角。在认识华建民先生之前,笔者一直持有这样的谨慎观点。

华建民先生号砂立。1962年出生于陶都宜兴。他从参加工作之日开始,便是一个“玩泥巴”的人。他在亲近陶土的过程中,却渐渐对这种人人看起来都脏兮兮的物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陶土在他眼中,并非一堆堆的泥,而是在每一次接触时感受到它们的生命,一个个艺术造型在年轻的华建民心里油然呈现,他对陶瓷设计逐渐产生兴趣。华建民先生的家乡,就在宜兴,得天独厚的环境,成就了人杰地灵的传奇。在从事陶艺工作的过程中,近在身边的紫砂矿引起了他的关注,他发现紫砂与陶土材质的不同,好奇心的驱使,使他对这种原料有了一探究竟的冲动。他与紫砂的相遇,就像命中注定的缘分,不断吸引着去深入探索,钻研。从1980年起,便开始从事紫砂创作设计工作。凭着对艺术的执着,1986年,华先生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1990年创办华氏艺陶创作室,正式开启了与紫砂为伴的艺术人生。

承古研新 专注如一

华建民先生的紫砂人生,在笔者看来,就像是一条涓涓而下,生生不息的泉流,一直那么细腻,那么安静,那么内敛,那么沉稳。有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个“本”是什么呢?在《论语》中的解释便是“信”,君子应“敬事而信”。“信”。是以“敬”为前提的。也就是说,如果不是全心执着于一件事情的话,是做不到诚恳实在的。不论对自己还是对他人,不全力以赴便谈不上问心无愧。这一点,华建民先生可称得起当之无愧,他是执着而专注的。首先,紫砂在他心里,不仅仅是生存所需的“饭碗”,更是一种诉诸于理想的追求。在当今鱼目混珠,泥沙俱下的紫砂艺术市场,为了追逐利润,大部分商家都会把紫砂的概念混淆炒作以掘暴利。以华建民的实力,只要“从了”,他定就“发了”。但在多次诱惑面前,华建民做到的,始终是坚守着一片净土,没有向物质利益低头。有道:君子忧道不忧贫。这恐怕就是一种“敬信”之德品吧!

“理念是不能混淆的,这是根本,不能乱,这也是我们一直,并且必须坚守的,要对这件事负责任,不能去误导别人,误导市场!”

在业界人看来,华建民是一个恪守传统的人,他不躁进,不浮夸,虽然知道市场需要的是什么,但他从来都不为之所左右,只是虔敬地埋头抚摸着手中砂土。每一次做壶,他都是专注的,喜乐的,幸福的。一件朝朝暮暮都在重复的事情,他总能有滋滋味味品的心性。正因如此,也才有了源源不绝的探索动力,让他在这件事情中具备了别人所没有的敏锐洞察力和积极的执行力,且在不断的实践中有了更多深刻的发现。华建民从二十年前便开始收藏紫砂矿石,积攒的资源给他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原料。他认为,原料是决定一切的基础,原料不对,就什么都不对了。

“现在市场的很多紫砂艺术品都掺杂了很多其他的原料,制作的成品只能叫做‘工艺美术品’,而‘紫砂工艺美术品’是跟这有很大区别的,主要就是在原材料上。紫砂这种材质的独特性是独一无二的,它有三大要素,一必须是砂土结构,不是泥;二是一定要有玉的色泽,而且还得是古玉,温润莹秀雅致;第三很重要,它必须得是单独成陶,在原料中不能掺杂其他任何材质。我认为,我们的理念不应跟着市场走,应该去还原一种学术的,艺术的氛围,并且一直坚持下去。”

持有这样的谨慎观点。

华建民紫砂艺术作品

从紫砂矿源到紫砂的成型、烧成的整个过程,华建民先生始终都在进行着全方位的探讨,在严格恪守的承古精神中,他对于创新的探研也是谦谨而慎重的。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和实践,让他对研新的路子和方向有了胸有成竹的把握。所以,他开始勇敢地摆脱传统的思想定势,以不怕波折、锲而不舍的精神,将创作思维纵情发扬,有如天马行空,独来独往。他创作的许多作品彻底打破几百年来传统的紫砂壶造型。他独创了一种紫砂艺术手捏成型法,使紫砂壶的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得以极大提高。在作品中,观者可以感受到,除了惊叹于技艺的纯熟,还可以看到创作者融入的浓浓情感,其作品构思奇特、格调清新,稳厚之中见圆润,拙扑之中见秀气,远古气息浓郁,作品气韵的灵动,贯穿着从心意臻达风神的艺术造诣。华建民先生制作的紫砂壶,不论是在收藏者,还是使用者那里,都得到了众口铄金的一致好评。这也是源于他在创作过程中始终都没有忽略的“本分”。

“艺术创作是一种很个人的思维,思想要灵活,不灵活搞不了创新,但不能胡来,就从紫砂壶的角度来讲,它首先是个壶,那前提就要考虑它的实用性,要在实用的基础上进行美观设计,而不是做成一种单纯的工艺品。”

华建民是一位紫砂艺术创作者,更是一位紫砂艺术的研究者,越是深入,就越是纯粹,越是纯粹,便愈发极致。这便让他几十年累积的精研成果在绽放时,即爆发出无穷魅力。

华建民紫砂艺术作品

出尘超然 万彩映天

如今,一提到华建民,人们便会想到其独树一帜,享誉业界的“华氏窑变紫砂”。先说说窑变的概念,钧瓷窑变也可称作釉变,是陶坯上釉后,在温度、火焰、窑内气氛的作用下,天然构成的釉水性状和颜色的改变,并逐渐演变为一种表现手法,这个变化的过程是不可控的。在过去,紫砂壶是不上釉的。一旦发生窑变表象,虽然颜色有变化,但壶体内部己经结晶,透气性就差了。且表面易起残,无异于打上了废品的印记,历来如此。但纵观中国历史上艺术的演变沿革,有很多后来形成艺术的风格形式在当初也属于瑕疵,经过文人骚客的不断美化使之升华了艺术理念,流传久远,这也是历来如此的。

华建民发现,过去被称为废品的窑变紫砂壶,除了外观发生变化外,并不影响其运用功能。他反复审视,研究着窑变紫砂壶,在长期运用窑变紫砂壶的进程中,他觉得壶身上千变万化的图案是那么迷人,有能够黄中泛绿、紫中泛青、绿中泛黄(红)、黄得更橙、绿得更翠、红得更深,或许色斑中心泛出各种颜色的颗粒,所有这些改变全都天然生发。由于图案变化是不可控的,所以每一个窑变壶都不可复制。他开始反复问着一个问题,陶瓷钧窑的窑变历来被视为珍品,为什么紫砂不行呢?在当代,或许需要的只是一种审美理念的更新。

“我认为,窑变是紫砂至高境界的一种体现方式和审美追求。最好的艺术历来讲究的都是独一性,能成为著作的,件件皆孤品,可遇不可求。”

华建民发现,紫砂矿岩以黄龙山的砂岩为最佳,其砂料在火焰中烧成后,既不是结晶,又有亚光之色,外表手感舒畅,色质润泽,光质高雅,用久之后,其外表的砂状布局在放大镜下摆放规整、均匀,就像沙滩上的沙一样美。材质的问题解决了,接着,他又打开了紫砂窑变的“潘多拉宝盒”——对火的控制。经过掌握火焰的温度和操控窑温的改变,使紫砂出现出不一样的色泽,成就了“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窑变魅力。

从2000年创办“华氏”牌纯正紫砂开始。华建民曾多次获全国和省级陶瓷艺术设计展大奖。2000年10月在香港举办个人作品展,出版个人作品专集;2001年,被中国轻工总会评为二十世纪紫砂优秀中青年陶艺家;2003年出版个人作品专集,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风》、《华夏文明》栏目、江苏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上海教育台、无锡电视台、河北电视台、天津电视台,都曾作专题片介绍。华建民的“华氏窑变紫砂艺术”,助推着一种了全新的、划时代的紫砂审美理念的形成,被业内人士称为“传统与现代的碰击之光”、“生命的火焰”、“梦界的壶艺”、“火的魔术师”、“奇人怪才天壶”、“四百年来第一人”、“紫砂圣手”、“新生代紫砂权威”。

“当今的信息速度太快,人们也容易浮躁。对于我们来讲,最重要的是诚信经营,这里就包括了创达正确的紫砂艺术的理念,这是需要坚守的一份责任。”

在紫砂艺术创作之路上,华建民始终保持着他固有的理性,沉稳地控制着发展的节奏和步伐。他的沉潜,让紫砂窑变艺术迈入臻境,同时,也使“华氏紫砂窑变艺术”成为紫砂艺术发展过程中的一座里程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