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分享按钮

首页> 乐活生活> 房产家居> 正文

陕西力推建筑业从业人员实名制管理

为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监管模式,破解建设行业发展顽疾,促进建筑行业科学发展、健康发展,日前,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在全省建立推广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和建筑业从业人员实名制管理两个体系。

近年来,建筑业作为陕西省仅次于能源化工之后的第2大支柱产业,在带动经济发展、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增收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初步统计,该省建筑企业6000多家,从业人员200多万人,建筑业占全省GDP的8%以上,在建筑业就业的农民工人数占全省农民工总就业人数的23%。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建筑市场秩序仍需进一步规范的问题不容回避。企业素质参差不齐、行业整体管理水平不高,违法分包、转包挂靠等现象依然存在,劳务人员持证上岗率急需提高,劳务人员社会保障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如何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监管模式,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推动全省建筑业健康发展、科学发展,成为新一届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领导班子思考的重要课题。

因此,该厅决定,按照建设法治型政府、服务性政府的理念,以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监管方式、推动行业健康持续发展为思路,一方面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建筑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另一方面规范企业行为,以实施从业人员实名制管理为抓手,推动建筑市场诚信建设,进一步维护建筑市场秩序,推动陕西省建筑产业全面提升。

一是明确目标,厘清思路。为积极稳妥推进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和从业人员实名制管理体系建设,陕西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成立了以厅长为组长,相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建筑行业监管改革领导小组,建立了协调推进机制。“两个体系”建设的任务为以建立配套制度为基础,利用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技术,改革行业监管模式,将信用评价结果应用到企业资质动态监管和工程招投标环节中,促使企业强化诚信意识,规范市场行为。在全省建设领域建立起信用信息广泛征集、综合评价、程序公开、权威发布、资源共享的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完善行政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信用监管保障体制,建立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和诚实守信的良好建筑市场环境。以从业人员信息数据库、企业数据库、项目库为基础,以实名制卡和现场考勤为手段,通过服务平台实施对企业、人员、项目的监管,实现两个目的:一是“四清”。即企业底数清、项目底数清、从业人员底数清、项目部和监理班子人员履职情况清。二是规范建筑劳务分包市场监管和用工管理,提高农民工技能鉴定和持证上岗率,形成稳定有序、规范化运行的劳务企业队伍。

二是制度先行,技术支撑。如果说推行从业人员实名制管理是一项监管制度上的创新,那么将其与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结合绝对称得上是一场建设领域的革命。为了让两个体系在执行中更具有操作性,必须配套出台两个体系的管理办法、在全省的推广方案、评价规则、行为评价得分、劳务用工管理、劳务人员培训和技能鉴定等近10项制度。配套政策建立建筑市场管理“六库、两体系、一平台”,即:企业资质管理库、外省企业库、项目管理库、从业人员库、信用评价库、统计报表库,建筑市场信用管理体系和建筑业从业人员实名制管理体系,统一形成建筑市场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动态监管和全省信息即时互通共享。

三是分步实施,试点先行。为稳妥顺利推行,陕西省建筑业从业人员实名制工作分步实施,不搞一刀切,分三步走:第一步,对建筑施工企业、监理企业的管理层人员和注册人员进行实名制管理;第二步,对项目班子经理部和监理机构人员实名制进行考核;第三步,劳务人员实名制,最终实现所有建筑业从业人员实名制。经过领导小组多次调研、座谈和讨论,截至目前,已经完成了相关制度初稿,系统建设经过前期筹备,已经进入具体实施阶段,计划于今年底完成制度和系统建设,2014年试点推行,力争2015年全面推行,利用1 2年时间,逐步规范企业和从业人员行为。

四是明确分工,各司其职。省级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完善制度、开发系统,市县管理部门负责日常监管,企业为责任主体,将实名制推行情况纳入信用评价体系,以信用管理体系和考勤制度为抓手,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和劳务用工行为,推动全省建筑产业发展,使建筑市场监管手段和企业管理水平上台阶,使百万劳务人员素质和地位上台阶。同时,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还将研究制定推进“两个体系”建设的考核方法,将“两个体系”的推进情况作为对各设区市建筑市场监管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实名制工作落实较好的企业,在招投标、企业资质升级、增项、文明工地评比、劳保统筹返还等方面将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该省还将在稳定劳务队伍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将建设行业劳保统筹基金与建筑业农民工社会保障结合使用的政策,提升建筑业农民工社会保障水平。殷赞乐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