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医大杀医案、天津杀医案……种种阴影还未消散,10月25日发生的温岭杀医案无疑把医患关系再次推上风口浪尖。其实,医患矛盾在很多国家都存在。在解决矛盾方面,有国家立法保护医护人员,严惩殴打行为;有医疗机构对医护人员进行防范武力的专业培训;也有医院从改善管理着手,加强安保措施,多管齐下。
调查
枪击医护 十年近百起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在今年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从2000年至2011年,全美医院内共发生91起枪击事件,主要集中在急诊室;另外还有63起枪击事件发生在医院大楼外面。
据报道,2010年,美国加州马第尼斯护士辛西娅被一名她长期照料的病人杀害;同年,在美国巴尔的摩市丹伯雷医院,一名病人开枪杀死自己母亲的主治医生后吞枪自杀。病人或病人亲友对医护人员施暴的原因有很多,其中药物上瘾者或精神病患者最容易施暴,其他原因包括病人长时间等待、对医疗效果不满等。
应对
袭击医护按重罪处置
目前,美国已有38个州专门立法保护医护人员。很多州的法律规定医护人员必须参加政府相关机构义务提供的反暴力培训,同时还加大了对袭击医护人员的惩处力度。去年11月,美国纽约州通过了暴力袭击医护人员法例,将袭击值班医护人员的行为按重罪处置。
美国加州医院协会特别为医护人员举办应对枪击暴力的专题培训,学习自保。
今年以来,已举办17场培训,每场培训持续8小时。协会认为,很多暴力突发事件往往在警方介入前已经结束,因此医护人员学习应对和自保技能很必要。而在发生医生被病人枪杀的丹伯雷医院,医院特别邀请美国联邦调查局探员来讲课,让医护人员了解暴力事件发生前的一些行为规律,以防患未然。此外,一些医院还发布一些行为指南,如不要透露个人联络信息、不要用强烈的灯光和色彩刺激病人等。